租父母分享:作为父母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来源: 2020/10/21 16:19:33      点击:

您是否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发脾气,发完火后,又经常感到后悔,内疚和自责?是否经常觉得自己掏心掏肺的对待孩子,孩子却常常不领情?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彼此在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中愉快的舒展……其实您和美好的亲子关系之间只差一个神奇的按钮——沟通之术。租父母小编分享。


一、家庭中几种错误的沟通模式

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里有描述家庭的交流沟通部分。其中在父母和孩VS子之间,最常见的错误的交流模式有几种:说教、指责和讨好。

我们来模拟一个情景对话:孩子走路时蹦蹦跳跳,父母几番提示,孩子不管,一不小心摔倒了,疼的哭起来……

说教型:爸爸(妈妈)说过,走路时要专心,否则容易摔跤,你看你看,平时大人说话你总是不听,现在知道疼了吧……

指责型:自己摔倒的,哭什么哭!叫你好好走路好好走路你就是不听,活该!你这个小孩,总是不听大人的话……

讨好型:呀!这个路让我宝宝摔跤了,真是坏!妈妈帮你踩它几脚,宝宝不哭了,妈妈给你买个玩具吧……(小时候常用)

说教型的沟通模式,在家庭中十分常见。说教型”的父母在孩子看来大多是唠叨不止的形象,孩子最烦父母天天在自己耳边唠叨说教了,有时明明自己知道做错了事情,也不想听父母的说教。而父母觉得自己说教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才这么做的,孩子总是跟自己反着来也很头痛。孩子习惯用沉默排斥,慢慢关闭沟通之门。

指责型、挑剔型的父母永远不可能培养出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当然,我们几乎所有的父母目的是好的,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这一点错都没有。但我们往往用错了方式,我们往往通过指责、评判、挑剔等方式,企图让孩子变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过多地使用了各种暴力对待孩子,并不是只有“打”才算暴力,你过激的语言、你失望愤怒的表情、你苛责的眼神、你对孩子心灵精神成长的漠视等,都会给孩子很多很多的伤害。能力弱的孩子会慢慢没有自信,能力强的孩子会叛逆反抗。

讨好型沟通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一种无原则性妥协,会让孩子没有边界感。而且讨好型的沟通方式其实是成功的转移了话题,并没有解决问题,这会逐渐让孩子学会这样的方式去面对问题,逃避困难。形成讨好型人格。

以上是几种错误的沟通模式,各位家长,您是否中招了?

良好沟通方式是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按钮,并最终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其实,良好的沟通之术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二、神奇的沟通之术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创立了一套“父母效能训练”,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以便更好地解决家庭冲突,从而使亲子双方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应用在亲子沟通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当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产生一个问题时,通过“问题归属”原则搞明白到底是谁的问题,问题归属原则关键就是看这个问题影响了谁?造成了谁的困扰。造成了谁的困扰,谁就该为问题负责。

举个例子:当孩子觉得自己的衣服穿的不合适了,别人都嘲笑他。他有情绪,这个问题归属于他。如果是你觉得他衣服穿的不合适,而一直担心,这个情绪就属于你,你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一句话:谁有情绪,问题就归属谁。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孩子有负面情绪时(问题归属于孩子),父母通过“积极倾听”的方式支持孩子。

积极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对孩子的语言反馈不掺杂父母个人对这件事的评判,而只是对孩子之前的信息(感受)如实的反馈。关键在于要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给出建议。

例如:

孩子说:“汽车司机对我大吼,车上的人都笑话我”(孩子有情绪,处于问题区)

父母:这一定让你很尴尬。(积极倾听,表达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下面给大家多呈现一些例句:父母们,以积极倾听方式所做的反馈:

1.孩子说:我太笨了,我学不会算数那些题,我永远做不出来。

家长:你感觉自己不够聪明,怀疑自己永远都搞不定算术题。

2.孩子:我不想在这个到处都是鬼的黑屋子里睡觉。

家长:你很害怕。你觉得你的房子里面有鬼。

3.孩子,我在街上摔倒了,脚被擦破了,流了好多血。

家长:看到这么多血,你一定吓坏了。

4.小西有个充气球,有一次有一个狗一跃而起要破了这个球。

西非常的伤心大哭起来。他的父母立即跑来说:没什么,我们明天再给你买一个。但是毫无作用,他哭的更厉害了,于是他父母换成积极倾听:狗咬破了你的球让你非常伤心,对吗?他说是的,然后他不再哭泣,跑去玩了。

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当孩子跟你倾诉的时候,孩子是有情绪的,家长只需要积极倾听,然后反馈孩子的情绪,就可以了。

再来看看这个例子:

儿子:我真想打小乐一巴掌!

父亲:为啥呢?

儿子:他把我的本子扔到了垃圾桶里!

父亲:你是不是先招惹他了?

儿子:没有!

父亲:那怎么可能,无缘无故为什么他要扔你东西?肯定你有弄到他。小乐是你的好朋友,大家都要好好相,知道吗?

儿子:我没有错,是他先动手的……不和你说了!

各位家长,熟悉吗?我们和孩子沟通的套路是不是跟这个例子很像?那些不愿意听父母说话的孩子往往是由于父母本人也没能够很好地成为听众。

但是,懂得“积极倾听”的家长是这样沟通的:

儿子:我真想打小乐一巴掌!

父亲:孩子,听起来你很生气。

儿子:是的。你知道他干什么了吗?无缘无故把我的作业本扔到垃圾桶里!

父亲:真的有些过分。

儿子:我猜他认为是我把他的美术作品弄坏的。

父亲:你这样想啊。

儿子:但不是我弄坏的。

父亲:我相信你

儿子:别人推了我,好多东西掉在了地上,唯独小乐的美术作品坏了。。。。。我不是故意的。

父亲:你确实没有故意弄坏他的作品。

儿子:但。。。。我应该跟他解释,不管他信不信。我觉得他也应该向我道歉。

这位家长发现,他只是倾听孩子说话,回应他的感受,没有给孩子任何建议,孩子自己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有人倾听和被人理解的感受是很美妙的,那么孩子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接纳。积极倾听让很多父母发觉沟通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因为积极倾听,让他们的孩子解决感觉到了支持。

练 习

1.孩子说:我搞不懂老师干嘛要布置这么多作业,把我们累垮。

家长: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让你觉得很累。

2.请您记录一次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和孩子的对话。

父母因为孩子而产生负面情绪时(问题归属于父母),用“我-信息”的方式向孩子表达,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感受,同时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觉得不可接受的时候,这个时候按问题归属原则,问题区在于父母。大部分的父母习惯于说:不要那样做!/真淘气!/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呢?/早就知道这样做不对!……

这样的信息称之为“-信息”,对孩子来说,他接受“你-信息”的感觉是非常不愉快的指责。

此时,就非常有必要替换成一个完整的“我-信息”。“我-信息”是突出我的感受的信息。包含三部分:1、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2、对我(父母)产生的感受。3、对父母造成的影响。

例如:孩子,你在我们交谈的时候大声吵闹,(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让我们觉得非常的困扰,(对父母产生的感受)我们没有办法听清对方的话,没有办法好好交流。(对父母造成的影响)

“我--信息”的力量来源在于在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我-信息”中,发送者强调了自己的感受,并且没有敌意。一旦父母们开始在家里使用“我--信息”他们就开始在各方面感受到“我--信息”的魅力,许多父母惊讶的发现,孩子们在得知自己给父母带来困扰后,他们愿意显示自己乐于助人的一面,并且努力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 习

你走进卧室,看到孩子刚洗澡出来,把湿毛巾扔在你床上。

1.写出通常情况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

2.同样的情形,运用下面所列的技巧得到孩子合作。

A、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

B、对我(父母)产生的感受:

C、对父母造成的影响:

试试看,你会发现使用非责备的“我—信息”,而不是批判性的“你—信息”所带来的魔力。